透视齐河文化
李文豪
齐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如果说“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历史文化的写照,那么齐河的历史文化可以概括为“一河、一陶、一贤人”。一河即黄河,她是齐河的母亲河,流经县境63公里,滋养了这片土地,哺育了这方人民;一陶即黑陶,她是齐河辉煌文明的象征,齐河是中国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核心区域;一贤人即晏婴,他是齐河大义精神的源头,齐河在春秋时是齐国名相晏婴的封地,故县城驻地谓之“晏城”。“齐河”县名由来就与此河此人有关(一说城临济水,济水又名齐水;一说此地乃齐国故地)。诚如文化山东的宣传语“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文化齐河的宣传语可谓“黄河在这里流过,黑陶在这里重生,晏婴在这里筑城”。
透过异彩纷呈的表象,由表及里,去粗取精,梳理出齐河文化最核心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即贯穿齐河历史的三条文化主线:黄河文化、黑陶文化和贤人文化。在这里,自然造化、劳动结晶以及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主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物质系统。黄河和黑陶是齐河两大文化符号。流经此地的黄河以及之前的大清河乃至更久远的济水是齐河最大的自然遗产,黑陶是齐河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而贤人是世代繁衍生息于此的齐河人民的优秀代表。黄河文化流淌着自然之河水,黑陶文化涌动着文明之河水,贤人文化承载着精神之河水。黄河文化和黑陶文化支撑起休闲齐河,而贤人文化孕育了大义齐河,且其绵延不绝正是“见贤思齐河”的佐证。三种文化是齐河精神的源泉。厚德重义是贤人文化的精髓,开放包容是黄河文化的精髓,务实创新是黑陶文化的精髓,拼搏争先则是三种文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古代把四条有独立源头并能独流入海的大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合称四渎,可以享受诸侯国等级的祀礼。四渎之济水、黄河均与齐河相关。济水发源于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因济水得名。历史上,齐河也曾因济水流经而称济河。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隋唐时期,河南段至巨野泽的济水河道被淤塞,仅存巨野泽东北至入海口的河道流畅,此后,该段济水亦称大清河。两宋之后,济水不再,大清河从此流经齐河八百多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从此消失。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和大清河的河道。千百年来,齐河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条美丽的玉带上。古代齐河八景之“济水左绕、官堤阴柳、渔舟唱晚、寒沙栖雁”均与此河有关。今日齐河名片之“黄河明珠、黄河绿都、黄河水乡”无不依托此河。大河赋予了齐河生机与灵气,留给齐河无数的历史文化积淀。无论是大清河之大清桥,还是黄河之南坦,都是齐河历史文化之大观;无论是早清查慎行诗作《大清桥》,还是晚清刘鹗《老残游记》之南坦观凌,都成为描述齐河的传世之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是一切文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齐河更是因水而成、因河而兴。远古时代,济水流经齐河,河水冲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保证了人类生存所需,古人逐水而居,形成群落。而后,济水、大清河的水运通畅保证了商贸的发达,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早在商周时期,济水就是运送海盐到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到宋金时期,大清河成为一条运输粮食等生活物资及军事物资的重要河道,国家在其沿岸设有二十多处城镇,齐河镇名列其中。元明清时期,大清河沿线与运河沿线同为山东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和文化最昌盛地区。在寿张县与大运河相交的大清河,通向山东海滨的制盐之地,并经渤海连接了东北地区。食盐、棉花、棉布、干果、豆类通过大清河运往大运河,再流向南方、北方地区,顺大清河而下的粮食、竹木材、石料、丝绸、瓷器等物资也都路过齐河境域。大清河在明清时期因作为山东运盐通道而称“盐河”,明代曾在齐河设立监督盐运的闸口和储存官盐的墩台。因通商之利,齐河曾盛极一时,文献盛赞齐河:“商业最盛时期,远在乾嘉之际。人歌乐际,世至承平……而布庄铁货之列肆于镇者尤多,冀南、岱北,固俨然一著名都市也。”历史上,济水、大清河的畅通航运决定了齐河的水路码头地位,而渡口、桥梁的存在决定了陆路咽喉地位。战国时期,燕将乐毅率六国联军自此过济水,攻破齐都临淄。东汉开国名将耿弇在此渡济水讨张步(此地始称耿济,后称耿济镇。宋时改称济河镇,继称齐河镇,“齐河”第一次作为地域名载入史册。金天会八年(1130年)在齐河镇的基础上扩大而成齐河县。可见,齐河县名就与济水有关)。而明代所修大清桥则使齐河区位优势更显突出。因为有了这条河,有了河上的桥,加之毗邻省会,齐河就成为后世连接中国南北地区的“官道要冲、九省通衢之地”,也奠定了今日齐河的交通枢纽地位。史书记载齐河:“东屏会城,西连运道,南瞻泰岱,北拱神京;而济河水来自西南,匝如围带;大清桥盘于东南,长如垂虹;策肥路骋者,尽东西南北之人,击辑舟行者,多商贾鱼盐之客。”东西向的大清河水运带来了经济繁荣,而跨越此河的南北陆路交通则更多地留下了文化的印记。“衢交九达,冠盖如云。”大清桥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为交通要冲,控扼南北。南来北往的官宦商贾、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无数咏颂齐河的华美词章。
纵观历史,无论名称如何改变、功能如何转换,大河之水始终惠泽流经的这片土地,甚至有些依随和偏爱。在古代,河运兴衰与地方兴衰紧密相连,河运兴则地方兴。而济水、大清河恰恰就是水运要道,当地人民顺势而为,发展贸易,兴工商之利。近代以来,水运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地位逐步弱化,河水灌溉之利大于航运之利。而此时恰逢黄河断航,当地人民则兴利除弊,驯服洪流,束河引水,建鱼米之乡。与之对应,齐河生产文明经历了农耕文明与工商文明的反复交替。但现代生产力带来的发达的陆空交通终将突破水运限制带动齐河跨入更高层次的工商文明时代。
黑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融承载人类生活的土、照耀人类精神的火、滋养人类生命的水于一身,是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火的出现,使人类懂得了烧烤;陶的出现,使人类懂得了煮食,成为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里程碑。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彩陶文化延续了若干年之后,于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黑陶悄然面世,它以温润文雅的悠黑含蓄取代了彩陶的色彩张扬,它是先民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又一次跨越,使文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黑陶多变的器型、精良的工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结构。从黑陶造型的设计思维所体现的赏用相兼的功能取向,可想象到先民的生活审美情趣,特别是被称为人类造物极品的蛋壳陶,生动展示了先民在造物技能方面,手眼脑默契结合的至高境界。可以说,在人类原始文明的过渡期,黑陶作为无声的语言,诠释着那个时代灿烂的华夏文明,沟通传递着前后的文化信息,被中外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人类文明史上的明珠”。但不幸的是如此伟大的创造却深埋地下四千年而不为人知,直到1928年才在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重见天日(黑陶文化亦称龙山文化)。随后,在鲁、陕、晋、豫、冀等省的多个地方都有发现。齐河与龙山镇一河之隔,亦有大量的黑陶出土,境内迄今发现的22处古遗址中,就有尹屯遗址等龙山文化遗址4处。齐河黑陶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古代艺术的凝聚,蕴含着齐河先民的智慧、情感和技巧,承载着远古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黑陶的出土足以证明齐河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是氏族聚居地,并处于当时文明的最前沿。
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中华文化的渊源龙脉。自黑陶出土之日起,在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人们也在寻找其制作的密码。经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失传四千多年的黑陶制作工艺,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完全破译,更是在齐河,传统黑陶艺术被持续创新并发扬光大,使黑陶这一远古的艺术获得辉煌的新生。作为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齐河黑陶久负盛名。齐河黑陶选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纯净细腻的胶土为原料(冲积平原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作),经手工淘洗、拉坯等数十道工艺,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法烧制而成,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达到当代中国黑陶的最高境界。鉴于此,中国陶协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陶协黑陶研究所均设于此地,会长、所长刘浩先生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奠基者和领军者,制作工艺和理论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认为:“刘浩的黑陶既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主动的创造意识,明确的文化意识,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使其作品区别于原始黑陶的复原者,而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格。他发扬了原始黑陶黑、薄、光的特点,更着意于现代的造型和富于节律感的纹饰雕刻,在色泽纯化和形意丰富的统一中,赋予黑陶以新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器形类,还是陶塑类,形是第一要素。待其成形,经过烧、熏,黑色又因其独特的庄重感和光泽成为黑陶的第二要素。如果说,第二要素是来自祖先的智慧,第一要素则主要是刘浩这位现代艺术家的创造。”
当今社会,黑陶已超脱了远古黑陶实用功能的束缚,升华为一种精神的界于工艺和雕刻之间的纯艺术品,走进现代的生活空间,走进人类审美的心灵。因其特有的单纯光泽和陶艺之美不可能由其它质料的艺术品所取代,加之齐河陶艺家的执着追求和创新创造(如生命图腾崇拜的塑形和刻纹、刚柔相济的节奏和浑厚精纯的内在力度),现代黑陶将以“第二代龙山文化黑陶”独特的意义载入艺术史册。久远的文化渊源、先进的艺术理念、高超的制作工艺使黑陶产业成为齐河支柱文化产业,无论质还是量都引领全国黑陶业发展潮流。作为率先巡展国外的黑陶艺术品,齐河黑陶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黑陶由齐河走向世界。
齐河人杰地灵,贤人辈出。贤人文化源远流长,愈到后世,愈加辉煌。何谓贤人?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与孔子同时代的晏子对贤人的评判可谓异曲同工,在晏子看来,所谓贤,只能是有道行道,因为道是治世与治身的根本。可见,贤人文化的核心是“顺天理,行道义”的大义精神。
晏婴是齐河贤人文化的奠基者和引领者,也是大义精神的积极践行者和率先垂范者。晏婴,春秋后期齐国国相,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受封于晏(今齐河)。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内安社稷,外靖邦邻”,实现齐国的复兴。晏子仁政爱民,清廉节俭,尊贤尚功,不辱国格。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为二人并列作传。《史记·管晏列传》:“太史公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并评价两人:“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后人在晏城北建晏婴祠,南建晏公庙,以示纪念并岁时祭奉。清乾隆皇帝南巡至此,作诗《晏婴祠》曰:“彰君赐固服桓子,执彼鞭犹慕史迁。羸马敝车一时耳,晏城千古属斯贤。”民国年间参与编纂《齐河县志》的清朝举人郝金章曾作诗《晏婴城》,诗云:“一领狐裘三十年,敝车羸马世称贤。不因湫隘辞汤沐,为恋尘嚣近市廛。屦踊犹能谏苛政,尼溪何竟沮封田。景公千驷难图霸,泪洒牛山已枉然。”彰显贤相晏婴的高尚品格和历史价值。晏婴立身为官一生,“度义因民”是其始终不变的政治追求。晏城虽小,却因晏婴而名留千古;晏婴虽殁,却在黄河岸边点亮了一盏千古不灭的明灯!德厚流光,历代贤人义士竞现。战国时期齐国无盐女钟离春,中国历史上 “四大丑女”之一,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著名女政治家。其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胸有韬略,心怀大志,痛于朝纲不振、国运衰微,遂冒死入宫面谏齐宣王,力陈国难。宣王察纳,感其贤立为王后。并在其相助下,“停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宫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史称:“齐国大治,丑女之功也。”至今“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的传说在当地民间仍广为流传。钟离春于晏城生公主金华,后人建“金华寺”纪念,该寺与晏婴祠东西相映媲美。载入史册的还有元代孝老爱亲、乐善好施、济人睦邻而闻名一时的处世典范訾汝道;明朝中叶北阻胡虏、南挡倭寇的英雄总兵尹秉衡,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立德立功的官吏楷模房守士;清末鸦片战争中以身殉国的抗英名臣韦逢甲,甲午战争中血染沙场的抗日名将左宝贵;还有近代著名教育家王祝晨,世界著名数理逻辑学家王浩;更有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全国道德模范、“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他们都成为所在时代的楷模。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价值追求作为贤人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为后世所传颂,孟祥斌更以其感天动地的壮举被列为“当代中国二十四义”,其舍生取义的精神成为贤人文化发展积蓄到今天造就的又一个高峰。
纵观齐河历史,贤人形象熠熠生辉,贤人文化传承不衰,而贯穿贤人文化的一条主线就是涵盖“仁义、忠义、信义、孝义、侠义”于一体的大义精神。古往今来的齐河贤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用行动诠释着“义”的内涵、强化着“义”的精神、升华着“义”的品格,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共同铸就起一座大义之城。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齐河有出英雄的历史,更有敬英雄的传统。扬名县外的齐河英豪,家乡引以为荣;造福乡里的百姓官员,齐河不会忘记。或为其修志立传,或为其建馆树碑,或直接将其名字刻在齐河大地上(如惠泽地方的齐河水系三大干流倪伦河、温聪河、赵牛河,均以开挖人命名,乡贤之功被永世纪念)。因为有感恩先贤、崇尚英雄的民风绵延,所以有“德被天下、义薄云天”的贤人文化不断。因为有崇德尚义、见贤思齐的道德承传,所以有“英雄引领风尚,好人层出不穷”的大义齐河出现。历史和现实昭示:贤人文化日新,大义齐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