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张曰才

2020-12-21 879次浏览

说起晏城街道东宋村退休教师张曰才,可能有些人已经把这位老人淡忘。张曰才是一位有着54年党龄的老党员,他1990年退休后,为村里义务扫大街14年,直到2006年12月老伴去世,他被儿女接到北京居住。然而到了京城,张曰才做好事的习惯依然没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遇到别人有事儿不帮忙心里不舒服,跟自己掉了东西似的”。


张曰才:好事做到天安门

张曰才老人今年80岁了,是一位有着54年党龄的老党员,1990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后,他主动承担起了东宋村两条大街的清扫任务,当起了村里的“义务清洁工”。他的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一个博士生,一个硕士生,两个本科生,还有一个是高中生,都劝他别干这活儿,享享清福儿,可张曰才就是不听,这一干就是14年。

2006年12月,张曰才的老伴因病去世,孩子们希望老人从悲伤中走出来,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张曰才就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和小女儿家轮流居住。在首都北京,张曰才依然没有改变做好事的习惯,遇到需要帮忙的,他会义无反顾地给予帮助,把齐河人的厚德重义精神带到了天安门。

儿女不知道的小秘密

2008年7月的一天上午,张曰才老人在家闲来无事,坐公交车去天安门玩。在德胜门车站,他碰到了一位双目失明和自己岁数差不多的老人在打听道:“好心人,谁能告诉我到北京才华长途汽车站怎么走,我要坐车回家。”旁边的人有的说挺远,有的说不知道。

张曰才看到这种情况,走到那位老人跟前说:“同志,我知道怎么走,我送你去。”说完他背起老人的行李,带领老人上了5路公交车,到了天安门西公交站,转乘2路公交车,直奔才华长途汽车站。

攀谈中,张曰才了解到,老人的家住在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的一个乡镇(准确地址记不清了),会祖传的推拿术,在北京街道上出摊,由于当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就不让他再出摊了,只能回家另谋生计。下午3点多,他们到了才华长途汽车站,一问售票员得知,到老人的家乡需要20多块钱,张曰才一摸口袋,自己就10多块钱,中午也没顾得上吃饭。于是他给司机和售票员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请求说:“同志,我的钱也不够,你们行行好,可怜可怜这个老人吧,把他免费送到家。”司机和售票商量一阵后,答应了张曰才的请求,被送的老人感动至极,嘴里唠叨着:“碰到好人了,谢谢,谢谢!”

等到老人坐车走后,张曰才也坐上公交车,辗转几站回到家后,天已经黑了。“这件事儿我到现在都没给儿子和女儿说。”在孩子们面前,这是张曰才的一个小秘密。

“隔省不隔心”的拾金不昧

2011年10月的一天,老曰才老人在天安门西的南北走向的前长街人行道上散步,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沓钱,张曰才捡起来一数,是6张50元面值的人民币,一共300元。

当时的行人有往北走的,也有往南走的,老人不好判断是谁丢的钱。于是,他吆喝起来:“谁掉钱了?谁掉钱了?”张曰才发现,往南走的四五个人听到吆喝光回了回头,没有别的反应,他判断钱不是这伙人丢的。张曰才看到往北走的离自己比较远的有两男一女,他就追了上去。“同志,你们掉东西了吗?”那两个男同志说没拿包,没丢什么东西。女同志一摸口袋慌了神儿:“坏了,我的钱怎么没了?张曰才问她多少钱,都是什么面值的,那个女同志说的很对,于是张曰才把300块钱归还了失主。

经过攀谈得知,两个男同志一个是山东日照的,一个河北吴桥的,吴桥的那的男同志的叫郭卫星,丢钱的姓王,是他的老伴,钱是用来买车票的。“大爷,你是山东齐河的,我是河北吴桥的,咱们虽然是两个省,但是离着不远,真是隔省不隔心、两家一家亲啊!”郭卫星握着张曰才的手感激地说,“北京的人这么多,像您老人家觉悟这么高的真不多,没有这300块钱,我们只能跑着回家了,真是太感谢了。”

帮迷路小女孩找妈妈

2010年11月28日,张曰才和儿子一起到北京昌平区北土家镇家俱市场买家俱。逛了一会儿,张曰才去厕所方便时,发现在市场前面的广场上,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哭着喊着,遇到个人就撵,四五个人只是回回头,没人理睬。

张曰才急忙走过去,拉住小女孩的手说:“小朋友别哭,你怎么一个人呀?”“我要妈妈。”原来小女孩找不到妈妈了。张曰才抱着小女孩来到了家俱市场老板的办公室,老板得知情况后,让张曰才看好孩子,他和张曰才的儿子就满市场找孩子的妈妈。

一个多小时后,小女孩的爸爸、妈妈找到了,他们握着张曰才的手哭着说:“太感谢了,多亏大爷您把孩子抱过来,要是孩子让坏人抱走了,我们也不活了。”原来孩子的妈妈带小女孩一起去厕所,小女孩先出来了,顽皮的到处跑,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小女孩的家长说什么要请张曰才吃顿饭,以表达他们的谢意,张曰才婉言谢绝了:“只要孩子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回到你们的怀抱,我就放心了。”看到张曰才执意不去,孩子的爸爸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张曰才:“大爷您有什么事儿尽管给我打电话,我一定尽全力帮忙。”

张曰才老人就是这么一个热心肠的人,就连别人放在楼道里的垃圾他都会提出去产,他在北京这不到八年的时间,到底做了多少好事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张曰才老人这么乐于助人,也源于他一生的特殊经历。他出生在乞丐之家,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养活他成人成家,他从心底里想回报社会,把更多的爱洒向需要帮助的人。

【关闭】 【打印】